學與教博覽聚焦疫下教育新常態 初中推AI課程解疫下疑難
發布時間: 2020/11/11 21:12
最後更新: 2020/11/11 21:27
「學與教博覽2020」將於下月9至11日舉行,並設逾300個展位、逾270場研討會及工作坊等。
因應疫情加快全球教育科技變革,今屆博覽主增設「回應『疫』境教育新常態」專題講座,另有本地大學學者及教師分享疫情下的電子教學實踐等,有中學更透過人工智能(A.I.)先導課程,教學生製作社交距離檢測儀。
下月實體舉行 設逾300展位
香港教育城與Bailey Communications HK合辦的第11屆學與教博覽,將於12月9至11日在灣仔會展舉行。場內將設逾300個展位,展示最新AI、沉浸式教學科技、機械人及編程資源等,同時邀請逾300名本地及國際教育專家主持逾270場研討會、公開示範課及工作坊,疫情下大部分將以實體形式舉行,小部分移師網上;大會亦將實施「免接觸」登記、入場方式及定時消毒等防疫措施,預計能吸引數以萬計的教育工作者參與。
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表示,今屆主題演講邀請到本港、內地、芬蘭及以色列等地學者分享,包括美國哈佛大學及英國約克大學等知名學府學者。今屆博覽將聚焦探討疫情下的教育新常態,增設回應「疫」境教育新常態專題講座。鄭弼亮指,現時出現在網上教學的「數碼鴻溝」漸退,但將來有機會在AI項目延續,博覽請來多名講者分享中學AI課程發展。
獻主會聖母院書院STEM統籌主任彭嘉煒透過校本AI課程先導計劃,今年5至6月引導學生解決疫下疑難,參考坊間設計適合校園使用的「社交距離檢測儀」,正研究設計成教材,明年套用在中一、二級課程;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系講座教授蒙美玲亦將分享為6間中學設計的初中AI課程先導計劃。
正向心理論壇 關注學生身心
今屆博覽亦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推廣正向心理教育論壇。中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引述,早年有研究顯示亞洲教師比歐洲先進國家更加傾向透過學生成績評估教師表現,強調學校需加強培養學生的成長心態,並非看重成績;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數學科教師關仕倫套用其策略,在半日面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要求學生上課前預習教學影片並自製筆記,成功增強學生的「預計感」及「能力感」。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s://bit.ly/3bebLM2
記者:馮琪雅